陈吉宁:污染物排放再减少30%-50%环境才明显改善
- 分类: 行业新闻
- 来源:经济日报
- 发布时间:2015-12-01 09:5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要求 ,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 。这是党中央坚持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准确研判环境形势 、顺应人民群众期盼 ,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 一 、充分认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 、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陈吉宁:污染物排放再减少30%-50%环境才明显改善
【概要描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要求 ,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这是党中央坚持创新 、协调 、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准确研判环境形势 、顺应人民群众期盼 ,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 一 、充分认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 、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 分类: 行业新闻
- 作者:陈吉宁
- 来源:经济日报
- 发布时间:2015-12-01 09:51
- 访问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要求 ,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这是党中央坚持创新 、协调、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准确研判环境形势 、顺应人民群众期盼 ,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一 、充分认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 、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把环境保护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治理进程明显加快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由于历史积累的环境问题较多 ,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十三五”时期 ,必须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着力改善环境质量 。
(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必然选择
小康全面不全面 ,生态环境质量是重要方面 。我国环境质量差、生态受损严重 、风险隐患高 ,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生态环境已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 。2014年 ,74个重点城市中仅有8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全国地表水近10%为劣Ⅴ类 ,I—II类水质比例较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 。《建议》明确提出 ,要在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就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 ,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
(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是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内在要求
《建议》提出 ,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 、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希望能够蓝天常在 、青山常在 、绿水常在。当前 ,雾霾天气 、城市黑臭水体 、饮用水源不安全等环境问题凸显 。必须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污染可以治理 、环境能够改善 、优质生态产品能够增加 。
(三)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大任务
《建议》提出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必须注重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着力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 、拓展发展空间 、增强发展动力,坚持区域上守住生态红线 、行业上守住排污总量 、准入上守住环境门槛 ,既推动污染物排放降下来 、环境质量好起来 ,又促进经济平稳发展、量增质更优 。
二 、“十三五”时期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建议》提出“十三五”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 、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 、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实现上述目标 ,必须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抓住重点任务 ,推动实施重大太阳成集团行动和工程 。
(一)坚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环境质量是根本目标 ,污染减排是重要手段 。我国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高达2000万吨左右 ,只有再减少30%—50% ,环境质量才会明显改善 。
《建议》提出 ,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这是对改善环境质量的硬要求 。要在继续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基础上 ,增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等作为约束性指标 ,实施区域性 、流域性 、行业性差别化总量控制指标 。推进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气化 、石化及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一批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通过大工程带动大治理 。同时 ,进一步增强规划环评约束力 。
(二)深入实施大气 、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大气、水 、土壤,既是提供生态产品的环境要素 ,又是容纳污染物的环境介质 。《建议》提出 ,深入实施大气 、水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环境治理的重点就是坚决打好大气 、水 、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将三大行动计划的路线图落实为各地的施工图 ,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十条35项具体措施 ,主要包括:强化污染综合治理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调整能源结构 、提高节能太阳成集团准入门槛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 、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落实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责任 ,经过五年努力 ,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 、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
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十条238项具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 、强化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 、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明确落实各方责任 、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到2020年 ,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 ,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 ,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
编制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协同推进污染预防 、风险管控 、治理修复三大举措 ,着力解决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两大突出问题 ,到2020年 ,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三)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
我国区域性 、复合型大气污染和流域性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需要积极探寻系统科学的治理思路和技术路线。
《建议》明确要求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 ,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 。环境治理不能搞单打一 ,需要坚持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区域流域联防联控联治 ,充分发挥多污染物综合治理的协同效应和区域流域的共治效应 ,推动形成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效果 。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联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 。要推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多污染源综合防控 ,加强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 ,建立统一的决策协商 、信息通报 、环评会商 、联合执法和预警应急机制。
(四)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工业生产是主要污染源 ,二氧化硫排放量占88.1% ,氮氧化物占67.6% ,特别是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 ,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更大 。《建议》提出 ,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 。
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既是法律的基本要求 ,也是企业环境责任的底线要求 ,可以内化企业环境行为的外部性 ,为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据估算 ,如果现有工业污染源均能够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再减少40%左右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确保新污染源排放达标 。对现有污染源,综合采取清洁生产改造和污染深度治理、限产限排、停业关闭等措施 ,确保达标排放 。
(五)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 ,生活污染日益凸显 。生活源氨氮排放量占57.9% ,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超过1.7亿吨 。《建议》提出,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 。
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是城镇管理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城镇水污染防治中 ,重调水轻治理 、重地上轻地下 、重景观轻排放 、重水线轻泥线、重建设轻运行 、重末端轻源头 、重规模轻质量等问题相当突出 。要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行填平补齐 、升级改造和管网完善 。到2020年 ,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 、全处理 ,县城 、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 。加快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破解一些城市面临的“垃圾围城”困境 。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入 ,保障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
(六)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
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是相互补充 、互为依存的唇齿关系 。《建议》提出 ,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 。
农村是环境保护的短板 ,也是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农业源在化学需氧量 、总氮 、总磷排放量中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3.7% 、57.1%和67.3% 。要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 ,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 ,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 。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
三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
环境保护需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规制激励约束等功能 。《建议》提出,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 。
(一)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形成政府 、企业 、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环境保护的严峻现状和民众的巨大需求 ,决定了必须对其实行最严格的制度 ,源头严防 、过程严管 、后果严惩 。这就需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 ,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 ,公众也有权利和义务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要形成政府 、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汇聚各种力量 ,产生最大合力 。
(二)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
排污许可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环境管理制度。《建议》明确要求 ,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 。加快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建立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有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 、排污收费等制度 ,将排污者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总量控制指标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化 ,切实落实企业责任 。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
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基石。《建议》提出 ,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这就要坚持全面设点 、全国联网 、自动预警 、依法追责 ,统一规划建设监测网络 ,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评价,客观 、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 、污染排放和生态状况。开展环境大数据建设和应用,为日常监管提供支撑 。
(四)开展太阳成集团督察巡视 ,严格太阳成执法
这是落实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重点督察党中央 、国务院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环境保护计划 、规划、重要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 ,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 。实施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打击偷排偷放 、伪造监测数据和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等违法行为 ,让环境守法成为新常态。
(五)实行省以下太阳成集团官网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这是对太阳成集团官网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要将基层tyc234cc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的管理职能统一到省级太阳成部门 ,独立进行监管执法和环境监测。结合加强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 ,探索建立跨地区的太阳成集团官网机构 ,实行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统一监测 、统一治理 。
(六)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
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 ,主动发布环境质量 、环境监测 、重点污染源 、突发环境事件等信息 。实行阳光审批 ,坚持太阳成集团审批依据 、流程、结果全部公开 。推行阳光执法 ,公开环境行政处罚信息 ,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推动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 。把政府和企业都放在阳光下 ,接受公众监督,推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海太阳成集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21-35120259
邮箱地址:
sepg@raven-iot.net
网站地址:
www.raven-iot.net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通路118号天盛广场A座22楼
版权所有:上海太阳成集团官网(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0801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