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审批更快 监管更严 发展更好

  • 分类: 行业新闻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发布时间:2020-01-10 09:5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对筹建四川省成都市跃进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练卓霖来说 ,2019年11月的幼儿园建设项目进展极其顺利 。“原来需要请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 ,还要去生态环境局走各种申报流程 ,最快也得半个月时间 ,花费可能得几万元 。现在坐在电脑前 ,填个表,点点鼠标 ,十分钟就搞定了 ,花费几乎为零。”   从半个月到十分钟,是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是落实党中央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决心和举措 ,

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审批更快 监管更严 发展更好

【概要描述】 对筹建四川省成都市跃进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练卓霖来说 ,2019年11月的幼儿园建设项目进展极其顺利。“原来需要请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还要去生态环境局走各种申报流程 ,最快也得半个月时间 ,花费可能得几万元 。现在坐在电脑前 ,填个表 ,点点鼠标 ,十分钟就搞定了 ,花费几乎为零 。”
  从半个月到十分钟 ,是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是落实党中央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决心和举措 ,

  • 分类: 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中国环境报
  • 发布时间:2020-01-10 09:56
  • 访问量:
详情

       对筹建四川省成都市跃进幼儿园的工作人员练卓霖来说 ,2019年11月的幼儿园建设项目进展极其顺利。“原来需要请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还要去生态环境局走各种申报流程 ,最快也得半个月时间 ,花费可能得几万元 。现在坐在电脑前 ,填个表 ,点点鼠标 ,十分钟就搞定了 ,花费几乎为零 。”

  从半个月到十分钟 ,是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 ,是落实党中央为基层松绑减负的决心和举措,更是对人民群众期盼良好生态环境强烈愿望的回应和承诺 。

  减法:从半个月到十分钟

  2019年生态环境部最后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主要介绍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工作进展 ,为2019年生态环境部的工作做了一个颇有总结和盘点色彩的报告 。

  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把做好“六稳”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 ,将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任务 ,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 ,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推动实现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共赢 。

  这是一次生态环境监管方式的改变。

  2015年 、2017年 、2018年,生态环境部3次修改建设项目环评分类名录 ,累计有79类项目从报告书降为报告表 ,49类从报告表降为登记表 ,3类不再纳入环评管理 。2015年 、2019年两次下放41类建设项目审批权限 ,仅保留了新建炼油等可能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或环境影响的项目审批权 。

  2018年-2019年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多次在讲话中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减负 ,让企业轻装上阵 。

  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 ,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精简规范许可审批事项 、深化环评审批改革 。

  5-4=1,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通过修法已取消了4项,仅保留建设项目环评审批1项 。

  0.02% ,这是2019年生态环境部审批的环评数量占全国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总数的比例 。

  100万 ,这是近两年来全国无需审批 ,只要网上告知性备案项目的平均数量,超过80%的项目环评无需审批 。

  10分钟 ,这是每次环境影响很小项目备案的平均用时 。

  0 ,这是改革后环境影响很小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编制所需费用 。

  推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生态环境部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 ,推动生态环境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整合 ,完善环评网上申报和四级审批信息联网报送。

  这些“减法”让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

  “2019年1月-12月,全国备案登记表项目约116万个 ,约占全国纳入环评管理建设项目的83% 。其中 ,投资额在1000万元及以下的中小微企业项目100万余个 ,占备案总数的近90%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说 。

  减负,让营商环境更优化 。

  企业无论大小 ,都期盼有更好的营商环境 ,让自己轻装前行 、加速奔跑 。

  民有所呼 ,政有所应 。生态环境部推出20项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 ,破除阻碍经济发展和投资落地的各种“门槛”和“框框” ;

  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领域市场准入清单 ,清单之外不得另设门槛和隐性限制;

  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 ,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证明事项和行政申请材料 ;

  推进道路运输车辆年审 、年检和机动车排放检验“三检合一” ;

  ……

  瞄准影响产业园区发展的项目审批难 、入园难 、配套难 、治理难 、融资难等问题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试点工业园区环境政策集成改革 ,制定《江苏省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方案》,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得益于这些改革成效 ,在2018年世行营商环境评价中 ,生态环境领域减少了1个办理环节(取消验收许可) 、减少用时46天 ,占整个建筑施工许可指标提升幅度(共减少2.6个环节 、92天)的38.5%和50% ,推动我国这一指标全球排名从172提升至121 。2019年 ,生态环境部指导京沪试点取消普通仓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生态环境领域再减少1个办理环节 ,助推办理建筑许可指标排名进一步提升至第33位 。

  不久前 ,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发布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显示 ,从“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到“十三五”中段的2018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从27.7上升到48.2 ,绿色发展指数从50.7上升到68.4。

  这其中,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为优化营商环境所做的努力功不可没 。

  减负 ,给基层实干撑腰 。

  2019年 ,生态环境部积极落实中央要求 ,为地方减负 ,同时探索生态环境监督新模式,将26项监督检查减少合并至一项——强化监督 ,努力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

  出台实施《统筹规范强化监督实施方案(试行)》 ,整合安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水源地保护 、打击“洋垃圾”进口 、“清废”行动等多项专项任务 ,对计划、任务、时间 、地域、人员 、方式进行全方位统筹,实现监督检查规模 、人数以及地方配合工作量大幅减少 。

  “切实解决文山会海和督查检查考核过多 、过滥等突出问题 ,让干部切实从文山会海 、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干实事 。”

  “一个省份一次会议 ,只调阅一次材料 ,一个地方只去一次 ,一个区县一个现场组 。”

  “不干预 、不替代 、不打扰基层工作。”

  与统筹强化监督前相比 ,派出人员总数减少70% ,进驻时间减少80%。

  加法:严把环境关 ,助推动能转换

  “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不该放的就要坚决守住。在用“减法”为高质量发展减负的同时 ,生态环境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给高质量发展添加新引擎 。

  这是一次生态环境监管重心的变化 。

  管就管在点子上。

  生态环境部加强源头把关 ,围绕区域规划环评 、“三线一单”等制度做文章,倒逼地方政府强化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

  “在项目引进过程中 ,眉山市积极落实‘三线一单’要求,从源头把好项目入口关 。”四川省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许政介绍说 ,从2018年4月启动“三线一单”试点以来,眉山市相继拒绝了两个投资30多亿元的项目 ,甚至因为环境容量拒绝了几个在别人看来是“肥肉”的项目 。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眉山市经济发展。运用“三线一单”的管控思路和具体成果 ,眉山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双赢” 。

  2019年1月-9月 ,眉山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PM2.5平均浓度34.3微克/立方米 ,降幅居全省第一位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5% ,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2019年上半年 ,眉山市GDP增速为8.95% ,工业增加值增长9.5% ,远高于全国6.1%的GDP平均增速 。

  一升一降之间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赢态势已经显现 。2013年-2018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9万亿元增加到90万亿元,同期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喜人 。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2% ,二氧化硫下降68% 。

  管就要找准对象 。

  “管”是为了消除不健康 、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行为 。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 ,生态环境部减负不减责 ,加大“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 ,规范市场秩序 。

  “环境与经济双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整治‘散乱污’企业 ,为合法规范生产经营的企业腾出了生态环境容量和市场容量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 、厅长徐恒秋说 。

  安徽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情况印证了徐恒秋的说法 。2018年 ,安徽省共开展14轮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检查污染源15035个 ,发现存在问题点位7430个 ,整改完成4637个 。

  一系列专项行动等打击了“散乱污”企业 ,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 ,安徽省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2019年上半年 ,安徽省生产总值1566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同期增长8% ,居全国第六位 。

  管就要主动出击 。

  生态环境部建立绿色通道机制 ,在环评报批前介入服务 ,指导优先避让环境敏感区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 ,提前开展现场踏勘和技术指导 。除特别复杂项目外 ,环评审批时间总体压缩一半 。

  2018年 ,山东铁投集团总工程师孙洪斌遇到了一个难题:郑济高铁项目必须要穿越生态保护红线区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得知这一消息 ,主动发文征求省自然资源厅意见 ,避免企业多头咨询 。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帮助下 ,这个项目从受理到批复仅用时10个工作日(不含技术评估) 。

  孙洪斌由衷感谢生态环境部门的帮助 。“这个高铁项目是省重大项目 ,省生态环境厅提前指导环评报告 ,专人跟进审批的各个环节 ,特别是主动协调省自然资源厅解决穿越红线的问题 ,超高效率,贴心服务 ,让太阳成切实感受到了政府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决心和热忱 。”

  在河北 、辽宁 、江苏等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 ,为企业排忧解难。

  在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正在上门进行法律宣传的石家庄市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进度及存在的困难 ,立刻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对于重大项目 ,生态环境部要求健全“三本台账”环评审批服务机制,做到提前介入 ,加强指导和服务 ,助推项目尽快落地 。

  自2018年以来 ,生态环境部主动会商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地方生态环境部门 、有关企业 ,掌握年度重大项目情况,建立国家层面、地方层面 、利用外资层面三本台账 ,对纳入台账的项目做好环评审批服务 ,为交通、能源、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化工 、汽车制造等重大产业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

  乘法:激发市场活力 ,引导绿色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

  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部门一直在行动 。

  投资者最关心 、最紧迫 、最现实的问题出现在哪里 ,生态环境部门改革创新的举措就跟进到哪里 。

  探索推进绿色金融 ,破解资金瓶颈 。

  目前 ,已经完成环境保护费改税 ,对低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实施减税优惠 ;

  发布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 、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等公告,对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太阳成集团官网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抵免 ;

  健全企业太阳成集团tyc234cc信用评价制度 ,充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 ,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

  拓展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

  推动加快完善和落实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完善付费机制 ,引导企业形成绿色发展的合理预期 。

  江苏省生态环境等部门提出33条具体措施 ,累计投放“太阳成集团tyc234cc贷”54.8亿元 ,113个项目直接受益 。广东省加强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与金融融合促进绿色发展 ,印发实施意见 ,召开工作推进会,金融机构现场向环境友好企业授信120亿元 。

  查处“一刀切”,保护合法合规企业权益 。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 ,严格禁止“一刀切”,保护合法合规企业权益 ,对于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企业 ,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 。

  针对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为应对监督检查导致部分非“散乱污”企业关停问题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及部分街道“一刀切”导致部分街镇餐饮企业大面积停业 ,板材企业集中停产停业问题等,生态环境部进行了曝光和移交问责 。

  降低准入门槛,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

  2019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取消了建设项目环评机构资质准入 。

  “取消准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同时 ,通过更严格的监管 ,防范环评市场放开后环评技术领域可能出现的工作质量下降和市场秩序混乱等风险 ,为保证环评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刘志全说 。

  为配合《监督管理办法》 ,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信息公开管理规定(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失信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 ,在依法取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管理的同时 ,遵循事前指导 、事中规范和事后严管的工作思路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主体的能力建设 、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和要求。同时上线运行环评信用管理平台 ,强化了信用监管 ,震慑了环评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

  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全力攻坚 ,更要久久为功 。2020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 ,生态太阳成集团人将继续追寻美丽中国梦,砥砺前行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上海太阳成集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21-35120259
邮箱地址: sepg@raven-iot.net
网站地址:
www.raven-iot.net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通路118号天盛广场A座22楼

版权所有:上海太阳成(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08011612号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