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污水污泥产业的新供给升级 十大咖“论剑”水业热点论坛

  • 分类: 行业新闻
  • 来源:中国水网
  • 发布时间:2016-09-20 13:4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张悦 、张辰、傅涛 、麦穗海 、薛涛 、杭世珺 、唐建国 、戴晓虎 、王凯军 、邹伟国……这些名字响当当的“大咖” ,都将出现在9月23日 、24日的“2016(第八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 。还有众多tyc234cc企业家 、行业牛人汇聚一堂,共话“污水污泥产业的新供给升级” 。  张悦:污水污泥新供给时代的思考  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悦 ,是一位技术过硬的官员 、一位得到业内广泛褒奖的实干家 ,也是城市水业市场化的实质性推动者

污水污泥产业的新供给升级 十大咖“论剑”水业热点论坛

【概要描述】 张悦 、张辰 、傅涛 、麦穗海 、薛涛 、杭世珺 、唐建国 、戴晓虎 、王凯军 、邹伟国……这些名字响当当的“大咖”,都将出现在9月23日 、24日的“2016(第八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 。还有众多太阳成企业家、行业牛人汇聚一堂,共话“污水污泥产业的新供给升级” 。  张悦:污水污泥新供给时代的思考  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悦 ,是一位技术过硬的官员、一位得到业内广泛褒奖的实干家 ,也是城市水业市场化的实质性推动者

  • 分类: 行业新闻
  • 作者:易贯香
  • 来源:中国水网
  • 发布时间:2016-09-20 13:49
  • 访问量:
详情

张悦 、张辰 、傅涛 、麦穗海 、薛涛 、杭世珺 、唐建国 、戴晓虎 、王凯军 、邹伟国……这些名字响当当的“大咖”,都将出现在9月23日 、24日的“2016(第八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 。还有众多太阳成企业家 、行业牛人汇聚一堂 ,共话“污水污泥产业的新供给升级”。

张悦:污水污泥新供给时代的思考

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悦 ,是一位技术过硬的官员 、一位得到业内广泛褒奖的实干家 ,也是城市水业市场化的实质性推动者之一 。他长期从事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工程设计 、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 ,在城市供水 、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 、城市供热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技术水平,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

在第六届上海污泥热点论坛上 ,站在哲学的高度 ,张悦曾经谈到 ,污泥以有机质的形式进入自然循环 ,亘古有之 。“蓝色思维”为污泥回归自然循环开启了一扇大门 ,中国有机会通过改变顶层思维实现弯道超车 ,进而领先世界 。

张悦认为 ,“蓝色思维”是师法自然 、串联利用的循环思维 ,未来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想要寻求良性发展 ,离不开“循环” 。他把国内污泥处理处置分为三个阶段:灰色 、绿色 、蓝色 。灰色 ,是单一目标的孤岛思维 ,一利百害 ,人天相悖 ,引发串联问题;绿色 ,是多个目标的联系思维 ,内外兼顾 ,人天相容 ,产生成本问题;而蓝色 ,是综合目标的系统思维 ,串联循环 ,人天两利 ,可以达到社会自然和谐的目的。

9月23日上午,在水业热点论坛的第一单元 ,张悦主任将就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的话题继续深入 ,讲述他关于《污水污泥新供给时代的思考》 。

张辰:设计——技术产品化企业品牌化

张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总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在去年的“水业热点论坛”上 ,张辰曾表示 ,要把污泥和水合在一起共同探讨,不能把进程问题当成最终问题 ,也不能把过程中间的问题作为永久的问题 。要想彻底解决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 ,不仅要协同考虑污水、污泥的问题 ,更要分别考虑不同的工艺。如果要做堆肥 ,要稳定化 ,前面应考虑稳定化的水处理流程 。如果进行污泥有厌氧消化 ,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能够综合利用 ,而且能够产生很大效用时 ,就应该考虑如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泥量 ,从而产生更多的沼气 。

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老师的行业地位无需多言 。上海市政院在污泥领域的顶尖地位,或也无出其右者 。在市场化极度发展 、投融资方式和项目建设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 ,张老师曾经反思 ,设计院该如何采用新思维来应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新时代 、如何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张老师以上海市政院为例 ,分享了其对设计院发展的独到思考:首先要有思想;第二要有创新;第三要有专业。只有这样 ,设计院才能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作为 ,得到业主 、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单位的尊重 。

9月23日上午 ,在水业热点论坛的第一单元 ,张辰老师将就《设计——技术产品化企业品牌化》的话题展开 ,与大家作分享 ,敬请关注 。

傅涛:创造新供给 迎接品牌时代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 、首席合伙人傅涛 ,在“2015(第七届)水业热点论坛”现场 ,曾分享了他对污泥处理处置极致化的思考 。

环境产业在快速发展 ,注重污水处理,却长期忽略了污泥的处理处置 。傅老师提出 ,太阳成有很多技术 ,但是有多少考虑了用户的需求?而行业画地为牢 ,属地经营 ,大部分是同质化的 ,好的经验很少能够真正地推广、普及 。环境企业有4万多家 ,但同质化竞争导致行业内出现了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傅涛认为 ,“水十条”表征环境效果时代到来 。环境企业追求极致化 ,要注意极致化两个落地的维度 。于供给,要追求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于预期,要注意价值导向的用户界面 。

我国环境设施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 ,趋于饱和 。运营企业从粗放建设到精细管理,从重建设到重运营 ,从规模扩张到提质增效 ,从应对提标到注重生态。在新供给时代 ,作为领跑企业 ,如何践行社会责任,联合多方资源 ,发挥匠人精神 ,倡导生态合作 ,引导产业走品牌化之路才是破局之道 。

9月23日上午 ,在水业热点论坛的第一单元 ,继“极致化与蓝色思维”之后 ,傅涛老师将为大家作《创造新供给 迎接品牌时代》的精彩演讲 。

麦穗海:将污水厂变成资源中心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麦穗海,在“第六届上海污泥热点论坛”上曾经指出 ,应建设涵盖完整污泥处理系统的 、与城市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完整污水处理厂 。

分析我国污水污泥处理市场的形势 ,麦穗海认为 ,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快速发展 ,处理水量和污泥产量大量增加 。相对于污水处理水平与标准的不断提升 ,污泥处理处置显得严重滞后 。污泥处理处置和污水处理的费用比例相差甚远 ,在很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期,未考虑到污泥处理这部分的费用 ,导致目前污泥产业出路的瓶颈问题 。他表示 ,一座具备完整污泥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厂 ,合理的运行费用比例应为 ,污水处理占1/3 ,污泥处理占2/3 。同时 ,维修费用 、更新改造费用同样不可忽视 。

麦穗海曾指出 ,我国的污水污泥处理行业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一是太阳成意识有待提高;二是标准的缺失;三是建设规划滞后;四是投资不足 ,在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的改造 、扩建和新建工程中 ,一般投入的资本金为30% ,其余部分需要企业贷款融资,而融资成本和还贷挤占了运行成本的空间 。继而,他呼吁 ,决策者和民生工程技术工作者应密切关注污水污泥处理这类民生工程 ,合理投入 ,明确策略 ,优化环境 ,为后代做好tyc234cc该做的 。

9月23日上午 ,在第八届水业热点论坛的第一单元 ,《新供给思考之一——污水厂的资源化》 ,麦穗海将为大家娓娓道来 。

薛涛:2016污水污泥行业发展态势及品牌榜单发布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以政策解析与产业分析见长 。水业热点论坛 ,每每有重要榜单,也都由这位大咖发布 。

在2014(第六届)上海污泥热点论坛上 ,薛涛正式公布了《面向未来五年的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战略地图(2014版)》,并介绍了E20研究院推出污泥战略地图的三个目的:“描绘未来产业竞争各级 ,企业认知形势战略制定 ,树立产业发展 。”承接E20研究院水业战略地图的优点 ,污泥战略地图也将企业分为四个方阵:“a、b方阵为重资产和区域环境综合服务集团 ,c方阵是细分领域专业企业,d是专业设备制造矩阵 。”薛涛指出 ,方阵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将会越来越多 。

在2015(第七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 ,薛涛就水业年度报告预发布和市政污水污泥领域的四大商机 ,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从2004到2015年 ,E20环境平台(中国水网)连续11年发布了中国水业政策与市场的报告 ,报告当中包括污水污泥等各种数据 。经过犹如计算机般的缜密分析,薛涛从节能降耗空间 、污水厂新增规模空间 、提标改造 、污泥处置四个方面 ,预测了污水污泥技术领域的商机 。以上四项合计 ,估计六年内在市政污水建设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2016(第八届)水业热点论坛,薛涛将继续解读2016污水污泥行业的发展态势 ,并作品牌榜单的发布 。随后 ,他将主持上海城投、北排 、北控 、首创、桑德 、天创 、中太阳成等企业参与的主题对话 ,讨论“运营企业龙头的困惑与破题”。“身兼数职”的他还将主持9月23日晚间的“蓝色夜话沙龙”,张辰 、唐建国 、戴晓虎 、杭世珺等大咖均将到场,一齐畅谈产业的品牌化之道。

杭世珺:新供给时代的发展困惑和转型升级之路

杭世珺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 。在“第六届上海污泥热点论坛”上 ,这位行业备受推崇的敬业模范和知名专家 ,曾以蓝色经济理论与生物质厌氧消化技术的结合为例 ,论证蓝色经济与产业结合之道 ,吸足眼球 。

在“2015(第九届)技术产业论坛”上 ,杭老师以极其精简到位的“五点做好极致化” ,让不少观众由衷赞叹。以设计机构为例 ,杭世珺认为 ,“极致化”主要包含5点因素:1.为客户着想 ,想人所想 、急人所急;2. 将工作做到极致:把运营的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位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设计得很好 ,但运营不做好 ,不能算是好设计;3.要能帮助客户解决掉难点问题;4.经济可行;5. 有前瞻性 。

此次水业热点论坛,在9月23日上午 ,杭世珺老师将主持第一单元——“新供给时代的发展困惑和转型升级之路”的活动 。在9月23日晚上 ,杭老师还将参与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主持的“蓝色夜话沙龙” ,畅论产业的品牌化之路 。

唐建国:用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

唐建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总工 。

唐建国的演讲以“懂细节 、会说案例”著称 。城市内涝之际 ,唐老师曾做客E20环境平台的第二期“铿锵三人行”活动 ,与杭世珺老师一起探讨管网问题 。当时 ,他的“排水管道建设维护54字真经” ,朗朗上口、字字珠玑 ,让现场参与者过耳难忘 。

在往届水业热点论坛上 ,唐建国曾结合案例 ,畅谈了他对污泥处置产业的思考 。例如 ,在处置效率 、能源消耗 、碳足迹等方面综合考量 ,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等等 。唐建国认为 ,“蓝色思维”之下的污泥产业发展之道 ,应遵循以污泥体系减量为基础,以稳定化处理为核心 ,以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以对外界环境影响最小为宗旨 。“绿色、循环 、低碳” ,是做好包括城市污泥在内城市固体处理的基本原则 。

9月23日上午 ,在水业热点论坛的第一单元 ,唐建国将为大家讲述“新供给思考之二——用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此外 ,唐建国还将主持论坛第二单元的活动 。

戴晓虎:“资源循环”是未来污泥新技术创新的重点

戴晓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水业热点论坛的常客,戴晓虎老师凭借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 ,备受参会者的赞誉 。

对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 ,戴晓虎有着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他认为 ,我国在污泥及餐厨垃圾 、城市固废处理方面 ,面临着循环经济的挑战。目前 ,国际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污染物富集+厌氧氨氧化 ,污染物富集+固氮技术。随着“水十条”的颁布 ,“污泥处理处置”会成为下一轮太阳成集团发展的热点之一。随着处置路线的不同 ,存在不同的工艺组合,但各种技术路线最终需要经受环境 、经济及市场的检验 。面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 、环境容量缺乏等问题 ,“资源循环”是未来新技术创新的重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科技投入下 ,相信会有一批适合中国国情的“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新技术”进入市场 。

9月23日下午 ,在水业热点论坛的第二单元 ,戴晓虎将与大家一起探讨污水污泥行业的发展态势 ,并主持有关“高标准:提标改造 、节能降耗”的主题讨论 。

王凯军:也谈新供给品牌时代的品牌落地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 ,是学者 ,是技术高手 ,还是具备宏观思维的行业多面手 ,看问题往往能高屋建瓴 、入木三分 。

回顾污泥技术的发展路线 ,王凯军曾指出 ,国家 、职能部门和技术界各方都存在职责缺位 。“在污水处理高速发展期 ,中国污水处理界错误地选择了欧美低负荷 、高投资 、高能耗的延时曝气工艺的技术路线 ,影响至今无法消除,是技术界很大的一个失误。”到污水处理发展的成熟期 ,2010太阳成集团tyc234cc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 ,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 ,被产业界解读为是对全国所有污水厂的要求 ,导致全国各地上马高干脱水设施 ,将临时性措施理解为永久性措施 。在政府的引导下、在技术界整体失语的情况下 ,污泥处理普遍采用了直接高干脱水的技术路线。“污泥走向高干脱水路线 ,而不是以处理处置为目的 ,是对污泥处理产业的又一个误导 。”

有观点认为 ,中国没有合适的技术路线 ,没办法选择 。但王凯军老师的观点是 ,行业内常说的四种技术路线经国内外实践证明 ,虽然不是十全十美 ,但如果能做到因地制宜 ,这四种技术路线都是可行的 。而业界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桑德的技术将“电渗透”与“板框压滤”进行耦合 ,投资和节能效果明显 ,这种技术组合就是创新 ,为污泥后续处理处置和利用提供了保障 ,值得提倡 。

企业在选择好技术路线之后 ,还应考虑后续的产业链,这也是王凯军所倡导的 。他举例说 ,如果高干脱水技术的市场来了 ,作为公司就要赶快调整自己的战略,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还要看脱水之后的出路——制砖 、路基 、填埋 、水泥 、农用……考虑后续的产业链 ,进行认真分析 ,这恰恰是目前大部分公司所欠缺的 。

9月24日 ,在第八届水业热点论坛的第四单元 ,王凯军老师将就“新供给品牌时代的品牌落地”产开 ,为大家带来精彩的主题演讲 。

邹伟国:城市排水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关实践与思考

邹伟国 ,上海市政总院研究院院长 、教授级高工。

在2015(第七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 ,邹伟国从污泥处理问题和思路 、深度脱水的处理技术 、后续处理技术这三个方面 ,和与会者一起分享了基于深度脱水的污泥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在污泥热解技术方面 ,邹伟国做过不少探索 。热解 ,是在完全缺氧的情况下加温 ,把污泥当中的有机质气化 ,转变为可燃气。对于含水率60%的污泥 ,低位热值大于12兆焦 ,采用热解其能量可以自平衡 。邹伟国认为 ,热解技术的环境危害小 ,可有效遏制二恶英的合成 ,还可以固化重金属 ,热解需要的空气量 、氧气量少 ,带出来的尾气也少 ,从能量的利用角度看 ,这一方法值得提倡 。

城市水环境治理 ,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民生工程 ,也是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邹伟国认为 ,企业应该着重从环境效果出发,提升服务品牌 。具体到黑臭水体治理 ,应遵循摸清现状 、因河施策 、注重源头 、标本兼治 、治管结合的原则 ,从源头削减 、内源控制 、水体净化 、活水循环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

9月24日上午 ,邹伟国将主持论坛的第四单元 ,并讲述他关于“城市排水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的相关实践与思考” 。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

上海太阳成集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21-35120259
邮箱地址: sepg@raven-iot.net
网站地址:
www.raven-iot.net
公司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国通路118号天盛广场A座22楼

版权所有:上海tyc234cc(集团)有限公司 沪ICP备08011612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上海

m www